中央政法委等五部委回顾政法十年改革,再提“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4月22日,中宣部“中国这十年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举行,聚焦十八大以来政法改革举措与成效。5位发布人一同回顾十年改革成果,其中“创新”成为发布会现场高频词。 中央政
4月22日,中宣部“中国这十年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举行,聚焦十八大以来政法改革举措与成效。5位发布人一同回顾十年改革成果,其中“创新”成为发布会现场高频词。
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景汉朝谈到,这些年我国构建互联网司法新模式,立案、缴费、开庭、调查、送达以及各类诉讼服务都可以在网上进行,有些当事人拿一部手机就可以打官司。“在互联网司法这个领域,中国确实走在了世界前列。”
权力配置进行了创新重构,法院检察院的工作人员被分为法官检察官、司法辅助人员、司法行政人员三大类,实行单独职务序列,分类管理。同时,选拔一定比例人员专门担任法官检察官,强化办案人员责任。
创新的巡回检察制度也改变了过去长期派驻导致的“熟人社会”问题,检察机关对监狱和看守所的监督方式变为“派驻+巡回”。办案人员在巡回检察过程中,发现了一批违法“减假暂”案件线索。
景汉朝表示,政法改革必须立足于国情,我们要学习、借鉴其他国家有价值的成果和优秀文化,或者是一些具体做法,但是一定不能照抄照搬,否则就南橘北枳,甚至会造成历史上邯郸学步那样的笑话。
4月22日,北京,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“中国这十年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改革举措与成效,并答记者问。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摄
刑事诉讼“以审判为中心”,裁判者终身负责
十八大以来,我国诉讼制度经历改革。其中,刑事诉讼案件开始实行“以审判为中心”。发挥庭审的作用,事实调查、质证辩论、定罪量刑、裁判结果形成均在法庭上呈现。
同时,推行司法责任制改革,一般案件由合议庭或者独任制法官直接定案并终身负责。庭长、院长进行监督,让办案和监督全程留痕、全程可溯。
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、二级大法官沈亮表示,要从制度上保证有罪的人受到公正审判,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,案件经得起历史检验。
“立案难”“执行难”也曾长期影响司法公正。2015年5月,我国将立案审查制改为立案登记制,立案门槛显著降低。沈亮介绍,全国法院目前能够做到超过95.7%的案件当场立案,“立案难”成为历史。
“执行难”方面,法院系统建成网络查控系统,精准在线查人找物,并通过联合惩戒,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,限制高消费,倒逼其自动履行相应责任。执结案件数和执行到位的金额分别增长105%和71%。
巡回检察制度已在监狱全面铺开,今年将推广至看守所
巡回检察制度是近年来的一项重大创新。2018年,高检院党组提出,由各级检察院成立巡回检察组,定期或者不定期到监狱、看守所进行巡回检察,开展监督,发现并纠正问题。
谈及这项制度创新的缘起,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、二级大检察官杨春雷说,长期以来,检察机关对监狱、看守所进行监督,主要依靠设置的驻所检察室。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有利之处,但是长期以来驻监、驻所的人员比较固化,容易形成一种“熟人社会”,“因熟生懒”、不愿监督的问题时有发现。
巡回检察制度提出后,检察机关对监狱和看守所的监督方式变为“派驻+巡回”,以派驻为基础,巡回与派驻互补。
2018年5月,巡回检察制度在山西等地试点。2018年10月,《人民检察院组织法》修改,将巡回检察制度明确为法律职责。2019年开始,巡回检察制度首先在监狱全面铺开。同时,还在一些省份间开展了交叉巡回检察。
到去年底,全国共开展巡回检察4000余次,发现监狱存在的问题3.2万余个,通过提出检察建议、纠正违法意见等方式,纠正问题2.6万余个,并发现了一批违法“减假暂”案件的线索。
杨春雷表示,在深化监狱巡回检察工作的同时,将于今年下半年全面推开看守所巡回检察工作,并探索对社区矫正机构的巡回检察机制。
246件刑事错案被追责,“孙小果”案相关12名检察人员被处理
今年两会期间,最高检工作报告提到,对2018年以来改判纠正的246件刑事错案启动追责。杨春雷介绍,截至去年10月底,已经基本完成了刑事错案追责工作。
他表示,错案追责意义重大,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,就是“纠错不能止于国家赔偿,追责必须落到责任主体”,“有权必有责、办案终身制”不是一句空话。
检察机关明确了检察官、检察长、检委会的权力范围,以清单方式督促检察人员在授权范围内履行职责。同时,对司法责任认定和追究、检察官惩戒等进行完善。错案追责也在倒逼检察人员提升办案能力,加强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。
文章来源:《政法论坛》 网址: http://www.zflt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422/183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