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远政法英模风采 | “瑶老”法官房一贵:“为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在平均海拔一千多米的连南瑶族自治县村寨的丛山峻岭中,时常有一辆印着“法院”二字的皮卡车,穿梭在各个村寨,这是连南法院的公务用车。 对山里的每一条路况,连南法院今年
在平均海拔一千多米的连南瑶族自治县村寨的丛山峻岭中,时常有一辆印着“法院”二字的皮卡车,穿梭在各个村寨,这是连南法院的公务用车。
对山里的每一条路况,连南法院今年46岁的法官房一贵再熟悉不过了,他常常自己开车。“我们法院的法官和助理首先车技要了得,因为在山上每次会车都是一场‘狭路相逢'。”5月14日,在他的办公室,他如是说。
20年来在大山中来回奔走,审理的案件基本上都是南家牵走了北家的牛、北家占了南家的地、东家又堵了西家的路,然而,就是在不断地调停这些“鸡毛蒜皮”、“家长里短”的纠纷中,房一贵成为了群众心中值得信赖的“瑶老”法官。
他说,“我是瑶山的阿贵,为乡亲们排忧解难,让我有成就感与归属感。”
瑶山的“天平”
“瑶老制”是连南瑶族地区如今仍然保留着的民主管理制度,“瑶老”因经验丰富、办事公道,在群众中享有威望,被村寨中族人推举出来义务处理族内事务,主持公道。
房一贵的祖父就曾是一位“瑶老”,因经验丰富、办事公道,在群众中享有威望,被村寨中族人推举出来义务处理族内事务,“瑶老”是瑶族人的“法官”,纠纷皆由他来主持公道。族中老人和房一贵讲起他祖父当年的故事时,常说,“一贵,你遗传了你阿公的热心肠,也继承了他的衣钵。”
在瑶寨长大的房一贵对家乡有着天然的深厚感情,也希望能秉承祖父遗志为乡亲们排难解纷。他一边学习一边实践,还去珠三角法院学习过先进的办案经验,以此磨练自己的办案能力,努力为山区群众执掌着法律的公平和正义,也传承着“瑶老”的精神。
法官在瑶区办案,一要懂瑶语,二要知瑶族风俗,既要以现行法律为依据,又要充分考虑瑶民传统习惯和特定心理因素,不然就可能影响法律效果。
房一贵受理过一个男方起诉女方的离婚案件,原、被告(均为瑶族)经人介绍认识,两天之后就匆匆办理结婚登记手续,登记后,被告只在原告家住了两天就回娘家居住,任原告怎么叫也不回原告家住,原告只有向法院起诉请求解除与被告的夫妻关系。如果仅解除夫妻关系,那么这个案件是很容易解决的,但是原告还要求被告退回结婚礼金5000元。
在开庭时,原告说如果被告不退还礼金,就纠集兄弟到被告家打架。被告的父母也不相让,说你能叫20人,我就能叫30人跟你打,眼看一场矛盾就要激化了。
庭审后,房一贵和书记员两次沿着盘山公路去到三十公里之外的双方家中,以瑶族婚俗传统礼仪劝解他们,又步行翻过一座大山邀请到瑶族老人参与调解。从烈日高悬谈到日落瑶山,调解持续了三个小时,双方从面红耳赤到心平气和,最终达成调解协议,被告一次性退回结婚礼金2000元。
除了东家劝解、西家调停定纷止争,走乡串寨、进村入户进行普法也是房一贵工作的常态,很多年纪较大的瑶族群众受教育程度很低,不懂得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,往往容易因为一点小纠纷事酿成大矛盾。让乡亲们都懂法会用法,是房一贵的心愿,在生活中工作中总是不忘普法,耐心解释法律条文。在瑶寨,很多人遇到纠纷都会先找房一贵咨询,问问他的意见。
乡镇里的“一贵法官工作室”
在长期的工作中,房一贵总结了一套涉瑶族案件审判经验,并创新举措,探索出了瑶族特色审判方式,根据当地风俗人情习惯,探索完善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民族调解工作机制在全院推行。为满足少数民族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,2020年,“一贵法官工作室”应势成立。
“一贵法官工作室”设在寨岗镇,与连南人大代表联络室相邻,一方面充分发挥房一贵等少数民族法官在语言沟通、风俗民情、审判经验等方面的独特优势,另一方面联合以本县全国人大代表在内的各级人大代表、司法工作人员、人民调解员、当地“瑶老”和乡贤等力量共同参与纠纷化解。
连南法院派出4名法官在“一贵法官工作室”轮流“坐诊”,附近乡镇的群众有了法律问题或是矛盾纠纷也开始到“一贵法官工作室”来咨询或调解。
2019年某村民小组为了建设美丽乡村,对全村进行升级改造,将两位村民的泥砖房拆除,后因赔偿款未协商一致,两位村民于2020年9月将该村民小组诉至连南法院。房一贵审理后认为,该涉案房屋无任何施工图纸,且已拆除,鉴定事项难以施行。考虑到案件原告也是该村村民,村小组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是为了全村共同利益,因此他希望能尽力促成双方调解,遂邀请当地人大代表、镇、村相关负责人到“一贵法官工作室”共同参与调解。
文章来源:《政法论坛》 网址: http://www.zflt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519/101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