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面专访《罗马史纲》作者、中国政法大学教授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。人类对历史的探究热情,不会休止。2021年5月,《西方史纲》的作者李筠,推出又一部世界史通识作品《罗马史纲》,由岳麓书社与中南博集天卷
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
读史可以使人明智。人类对历史的探究热情,不会休止。2021年5月,《西方史纲》的作者李筠,推出又一部世界史通识作品《罗马史纲》,由岳麓书社与中南博集天卷策划出版。这本凝结着李筠潜心研究罗马20余年的智慧的结晶之作,受到很多读者的关注。李筠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政治学系系主任,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。除了在学术圈内是实力学者之外,他还善于面向大众讲历史,在互联网平台上授课,深受年轻人欢迎。有人评价,听李筠讲西方思想史,比看电影都爽。
独创学术剧场式演出 全角度透视罗马兴衰
《罗马史纲》以时间为序,讲述罗马 “王制时代”、“共和时代”、“帝国时代”三个时间阶段、25个主题单元的历史事件,深入分析罗马的千年兴衰,破解西方历史上唯一的超大规模共同体的底层逻辑。李筠的写作风格,简洁准确,同时又坚守学术严谨性的标准。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,但对想要进入罗马历史、政治与思想世界的中国初学者来说,这部《罗马史纲》可能是最为通畅的大路。
与《西方史纲》相比,《罗马史纲》最大的不同是核心视角的转换:《西方史纲》关切文明的兴衰,《罗马史纲》则重在解析何为“超大规模共同体”。围绕“超大规模共同体”这一政治学概念,“史纲体”写作手法将千年的罗马史作为对象展开条分缕析,不仅勾勒出罗马历史的演化逻辑,更探讨了人类政治的基本通则,有助于作为文明大国的我们,深入思考大国之义和大国之道,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。
李筠试图用这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把理解西方关键问题的钥匙,帮助读者剖析西方文明中的永恒之城的崛起和强盛、衰败和崩溃,揭示西方与政治的大逻辑,探究人类的政治学原理。
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西方文明和人类政治,轻松有趣地切入西方文明中永恒之城的崛起和强盛、衰败和崩溃,李筠决意采用“学术话剧”这种艺术形式呈现书中的关键场景。李筠通过扮演罗马不同时期的重要人物,与雷博、翟志勇、施展三位学者扮演的重要人物展开对话和辩论,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带领读者复现书中所论的关键事件。
李筠
专访李筠:
近日,李筠带着他的《罗马史纲》来到成都文轩BOOKS书店做读者分享会。封面新闻记者与李筠有一番面对面的独家专访。
封面新闻:跟罗马史相关的著作很多。作为当下的中国读者,今天我们能从研究罗马,学到些什么?罗马为什么重要?
李筠:在人类历史上,像罗马这样的“超大规模共同体”,是极其少见的。中国古代有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”的观念。这种天下观,跟罗马的世界观,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契合之处的。罗马的重要在于,罗马分裂之后,它的很多宝贝,被各路捡走,渗入了西方世界的血脉当中。而西方世界,作为很长时间的强势文明,自然也就把这些东西撒到了全世界。各个地方不同程度,都带着罗马文明的印记,包括中国。
“简单、准确的说话,不仅是语言方式的转换,还是思维方式的转换”
封面新闻:有的人会说,专业学者更应该在学院里进行安静、精深的研究。如果到外面去给大众讲课,会不会影响学术的纯度?你认为将知识普及化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?
李筠:在高校院墙里边,有一批人就专门钻研最尖端的东西,这种“炼金术”肯定是非常重要的。但是,还是要有另外一批人,把这个高墙里边的东西搬出来告诉大家,把好的知识从学院的高墙里边带出来,不把他们封存在象牙塔里边,也是有价值的。比如,帮助提高社会普遍的历史人文素养。
封面新闻:你是大学教授,在互联网平台上的讲课也深受欢迎,还出版了像《西方史纲》《罗马史纲》这样面对大众的历史通识作品,也很受欢迎。怎么才能做到既能让普通非专业读者愿意听,听得懂,又能在学术上不至于浅陋,让同行也瞧得起呢?
李筠:你说的很对。其中这样一个工作其实是非常难做的。如果你的听众是专业内的学生,你知道他是什么程度,你可以对他怎么说,怎么教他,是都很清楚的。在学院墙里边,同行之间用行话、术语,彼此是听得懂的。交流的密度就非常高。但如果是墙外的人,大众读者,你就不能过多依赖专业的学术语言。否则对方会不断打断你,让你解释术语是啥意思。或者干脆就听不懂,不愿意听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简单、准确地说话。而且,这种转变,不仅仅是语言方式的转换,还是思维方式的转换。在语言上,做到简洁,同时保证信息量不能下降。这是一种特殊的本领。需要刻意去掌握。
文章来源:《政法论坛》 网址: http://www.zflt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513/99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