骗术再升级!政法博士被骗10多万,骗子有证件还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近日,某政法大学博士接到了一位自称银监局工作人员的电话,对方称他在网上有贷款记录,如果不取消可能会影响征信。双方加上好友开始聊天后,对方出示了伪造的证件,要求该生
近日,某政法大学博士接到了一位自称银监局工作人员的电话,对方称他在网上有贷款记录,如果不取消可能会影响征信。双方加上好友开始聊天后,对方出示了伪造的证件,要求该生办理某白条、某借呗业务,他信以为真,将十多万元分多次转到对方账户,后来,对方又称她的某微粒贷也存在问题,也需要办理转账,该生才意识到被骗,立即报警。
以普通人的视角来看,这件事情发生的原因,是网络骗子的诈骗手段越发狡猾,让人防不胜防,就连政法博士也难以防备。可偏偏有网友站在上帝视角,揪住受害者“政法博士”的身份不放,“高高在上”地对其进行贬低和嘲笑,认为他“读死书”、是“书呆子”,一幅受害者有罪论的嘴脸,实在令人疑惑。
当然,更多的是理智的网友也反驳了他们,认为应该将重点放在被骗这件事情上,而不是看身份。连政法博士都被骗了,这不是提醒我们更应该提防网络诈骗吗?
高学历被骗的类似案件不在少数。2018年,刚刚博士毕业的饶某在做实验时接到了所谓经侦民警的电话,称她开的银行卡涉嫌128万的洗钱,要向警方说明情况。此后,她陆续接到了检察院和公安局的电话,这些骗子要求她要筹齐128万,汇到“国家账户”,等查明真相,会将钱悉数归还。
饶某信以为真,心急如焚的她和亲戚借钱、将各种贷款软件都借了个遍,五天内汇入对方账户85万,然而对方却联系不上了。好不容易攒下的钱被一下子骗走,她承认自己“很傻很天真、缺乏社会经验”。为了搞研究,她关闭了朋友圈,经常泡在实验室,通过自己的努力,才成为了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的300人之一。
饶某和这起案件中的政法博士,他们的智商并不低,甚至能够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,可是为什么还是逃不开网络诈骗呢?
都说“术业有专攻”,两位博士把自己的精力都花在了自己精通的领域,对于自己不擅长的领域,比如社交、情商等,可能确实“呆”了些。他们被骗,说明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,无关年龄、性别、学历,读书学的是知识,不是人心。
不能因为博士学历高就要求他们通天彻地、火眼金睛,甚至在他们被骗之后,还对他们冷嘲热讽,这是不公平的,也是愚蠢的。与此同时,还暴露出这些网友对于自己无法企及的高度的一种嫉妒,只能通过“嘴炮”来嘲讽他们,拿“读书无用论”来提升自己的优越感,这何尝不是一种自卑的表现呢?
在网络十分发达的今天,人们的信息满天飞,完全保证自己信息不被泄露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骗子们通过精心策划,摸清受害者的心理,通过恐吓、威胁等方式,攻破受害者的心理防线,受害者在慌乱之下很难冷静下来去查证事件的真伪。
骗子已经对诈骗的流程已了然于心,就算使实名认证、人脸注册等严密的信息保护制度,也架不住他们的手段“更上一层楼”。
除了上述的注销校园贷、洗钱等理由,还有诱导在校生注册校园贷、打字赚钱等兼职,可以说骗子们对每一类型的人都制定了针对性的骗术,这只是诈骗手段中的冰山一角。不久前,德州一学生郭某就因兼职刷单,被骗了一万元本想要赚钱的他,把自己的生活费都搭进去了。
总而言之,不论认知能力有多高,眼界有多宽,大家就要提高防范意识。但凡是关于陌生人金钱交易的事情,多冷静一点、斟酌一下,对自己总没坏处。
对于这件事,你有什么看法呢?
文章来源:《政法论坛》 网址: http://www.zflt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315/673.html